在我國已有不少數據中心開始采用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建設模式,有的甚至步子邁得更大,采用預制模塊化的方式。比如,深圳市于某工業園區的數據中心就是采用當下流行的KITOZER(開拓者)預置模塊化技術。在該數據中心的建設過程中,其電力、制冷、通信電纜以及相關的環境監控等都預先部署在一個框架上,類似積木,預先完成測試,然后將這個框架直接部署到數據中心,這樣數據中心的建設就如同搭積木,從而加快部署。
模塊化數據中心是為了應對云計算、虛擬化、集中化、高密化等服務器的變化,提高數據中心的運營效率,降低能耗,實現快速擴容且互不影響。微模塊數據中心是指由多個具有獨立功能、統一的輸入輸出接口的微模塊、不同區域的微模塊可以互相備份,通過相關微模塊排列組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中心。微模塊數據中心是一個整合的、標準的、最優的、智能的、具備很高適應性的基礎設施環境和高可用計算環境。
近年來數據中心建設領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,“模塊化數據中心”無疑是一個熱詞。模塊化數據中心因其能夠提供高性價比、高可用性的建設模式,從而被眾多基建廠商所熟知。眾多傳統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廠商紛紛進入“模塊化”的市場競爭中, “模塊化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在機房建設過程中,傳統機房建設的幾大缺點:
第一:工程復雜、建設周期長;
從機房設計,到裝修、施工,5大系統交叉施工,工程復雜建設久,一般需要6-12個月;業務上線時間一般需要90天,耽誤了市場商機。
第二:能耗高、初期投資高;
基礎設施建設一步到到位,前期投入大,遠超業務所需,高Capex、低效率配電與制冷部件,導致高能耗運營
第三:管理效率低、運維體驗差;
監控集成度低,部分仍需人工巡視,不能真正實現綜合管理,運維體驗差;出現故障時,不能快速定位,耗時耗力。
相比之下,模塊化機房建設可以有效避免以上問題,具備以下特點:
第一:場景適應性強、最大化利用空間;
最低只需2.6m的安裝層高要求,讓您在普通辦公環境下即可進行部署;通過單雙排靈活排列,讓您最大化利用空間
第二:單一房間設計、一周內完成部署;
單一房間內集成了完整數據中心解決方案;
通過工廠預制與標準化的接口,1周內即可完成現場安裝,部署速度提升50%;
第三:模塊化架構、滿足高能效低PUE;
部件級模塊化架構使規模隨需柔性擴展,降低初始投資30%
行級空調、模塊化UPS、密閉通道、高集成配電柜的聯合應用使PUE降至1.5以下
第四:智能化管理系統,實時可監可控;
智能管理系統,實現實時監控
通過能效管理、3D虛擬展示等功能,顯著提升數據中心的運維效率與體驗;
上述內容是“「idc機房和普通機房區別」模塊化機房建設和傳統機房建設區別!”的介紹,北京機房建設公司-企盾分響會陸續為大家帶來相關知識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,更多知識,請關注企盾分響。